close

不知道過去為何沒有一氣呵成把書看完,這次再讀,掩卷後不勝唏噓,因為這書是劉以鬯老師於一九六三年寫成的,相隔五十年,觀看今天香港的文藝發展,情況似乎沒有多大改善。

 

故事主人公本來是一個熱心文藝創作的知識青年,無奈落入香港這塊靈魂乾枯、金錢掛帥的土地裡,他對文藝創作愈堅執,就愈落入人生萬劫不復的網羅之中,好像一隻掉進蜘蛛網的小甲蟲,愈是掙扎,被纏得愈緊,終力衰而亡。

 

他痛苦在於他真心熱愛文學;他痛苦在於他熱愛文藝創作的同時,社會無法給予他所期望的回應,甚至僅有的生存空間;他痛苦在於他深知自己有才華;他痛苦在於思想和才華往往是人生的包袱,是寂寞的來源;他痛苦在於他明知道理想和熱情無法換飯吃,卻又無法徹底捨棄文人的尊嚴和靈魂;而我認為他最大的痛苦,莫過於他太清楚自己的處境,卻無法接受這個處境。

 

「接受現實」是極度殘酷的勸慰,因為這說明你必須摒棄或否定過去一直堅持的、深信的願景和信仰。主人公終日借酒消愁,以逃避現實的殘酷。他說,喝酒並非要忘掉痛苦的回憶,而是「忘掉記憶中的喜悅」。作者透過人物的遭遇大發牢騷,真情而大膽地把文藝創作者所面對的困境作出赤裸裸的剖白,同時向創作者、讀者、文藝界、社會和時代展開對話。可惜,這是一場無力的控訴,因為故事結尾已預言一切苦無出路。

 

結尾是黑色的。這樣的設計無疑是切合人物個性而發展出來的相當合理的情節,但作為讀者,我不得不憐憫書中人,尤其我們都經歷了他內心的痛,固然衷心祈求作者能給予人物一條生路,只是,這就是現實,而現實往往是殘酷的。

 

猶記得自己出版的第一本書,自己是如何以傾盡生命的熱情來完成,後來編輯以「篇幅有限」及「讀者缺乏閱讀耐性」為由,大刀闊斧砍去了三分之一,於是描寫的、意像的、有意鋪排的部份都被掃進了垃圾桶。我這樣說並非要怪責他們,而事實上那是我迄今最暢銷的一部作品。出版商有其商業考慮,這是無可厚非的, 然而這考慮同時也是砍殺文藝創作命脈的屠刀,賸下的,只有一大堆「缺乏閱讀耐性」的讀者, 以及支離破碎、魂魄不齊的作品。香港文藝創作的命運,或許在劉以鬯筆下已經盡見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tsechuiyu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